來源:英國偉來留學 Way Line UK
2025/6/10 發表於91天前 留學新聞 273
在全球通脹浪潮的衝擊下,英國高等教育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運營壓力。數據顯示,2023-2024年度英國通脹率持續高位運行,這對大學運營產生了全方位影響:從教職工薪資的剛性上漲,到校園設施維護成本的激增,再到科研經費購買力的持續縮水。爲維持基本的教育質量與科研水平,英國大學不得不將部分成本壓力通過學費上漲轉嫁給學生羣體。這種調整本質上是在通脹環境下維持機構正常運轉的必要手段,而非單純的盈利行爲。
近年來,英國政府在財政緊縮政策導向下,逐步縮減了對高等教育的直接撥款。根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(HESA)發佈的數據,過去五年間,政府對大學的實際撥款金額下降了約12%。這種"財政退坡"機制迫使高校不得不尋找替代性收入來源,而國際學生學費作爲相對靈活的財政收入渠道,自然成爲彌補資金缺口的重要選擇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政策調整並非英國獨有,而是許多發達國家應對財政壓力的共同選擇。
英國高等教育,尤其是以G5超級精英大學(牛津、劍橋、帝國理工、LSE、UCL)爲代表的第一梯隊,憑藉其全球公認的教育質量和學術聲譽,形成了強大的市場吸引力。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,英國有17所高校穩居全球前100,這種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自然遵循"物以稀爲貴"的市場規律。隨着全球尤其是亞洲中產階級的擴大,對頂尖教育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,學費的市場定價機制便水到渠成地發揮作用。
牛津大學以21%的驚人漲幅成爲本年度"漲價王",基礎學費直接上調10,000英鎊,創下歷史紀錄。劍橋大學則採取差異化策略,按專業特性調整1,000-3,000英鎊不等,體現了更爲精細化的定價思路。
帝國理工學院展現出明顯的學科差異:醫學與生物學14.2%的漲幅彰顯了其臨牀教學的高成本特性,而自然科學院和商學院3.9%的溫和增長則反映了學科運營成本的差異。
LSE一改往日"性價比"形象,金融數學與統計等五個熱門專業25%的漲幅甚至超越牛津,凸顯商科教育的市場熱度。UCL則延續漸進策略,6.1%的漲幅與其"平民精英"的定位相符,但商科碩士突破30,000英鎊的門檻仍具標誌性意義。
王曼愛華(倫敦國王學院、曼徹斯特大學、愛丁堡大學、華威大學)聯盟的學費調整更爲剋制。本科26,500-58,200英鎊、碩士23,910-65,500英鎊的區間,雖然絕對值不低,但漲幅普遍控制在個位數,反映出這些院校在市場競爭中的差異化定位策略。其中,愛丁堡大學憑藉蘇格蘭地區相對獨立的定價體系,部分專業甚至實現了零增長,成爲漲價潮中的例外。
上一條留學資訊:英國護理人才快速通道:9個月拿文憑+5年工籤+1年拿永居
下一條留學資訊:註冊護士直通車:埃克塞特大學首創4年制雙方向護理課程
英國國家教育研究基金會(NFER)估計,到 2035 年,英國預計增長最快的20個職位有 16 個是研究生級別的工作。
2025/6/12 發表於89天前 留學新聞 243
在英國頂尖大學的申請中,一封優質的推薦信往往能成爲決定成敗的關鍵。但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推薦人,成爲衆多學子關注的焦點。
2025/6/6 發表於95天前 留學新聞 265
在英國留學申請中,成績固然重要,但招生官同樣看重申請者的綜合素質。除了學術成績,還有許多“加分神器”能讓招生官眼前一亮,爲你的申請增色不少。
2025/5/14 發表於118天前 留學新聞 264
一般情況下遞交英本申請正值A2上學期,彼時學生還未參加A-Level大考,隻能憑藉AS實考及其他日常綜合、模擬成績提交A-Level預估分。
2025/5/8 發表於124天前 留學新聞 260
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的重磅髮佈《2023/24學年英國大學入學數據》
這份報告信息量超大,詳細呈現了來自全球各地學生赴英留學的整體情況與趨勢走向,涵蓋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入學人數、生源地分佈、各高校的錄取情況。
2025/4/29 發表於133天前 留學新聞 2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