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,簡稱 LSE)創立於 1895 年,並於 1900 年作為經濟學院加入倫敦大學聯盟(University of London)。
LSE 位於倫敦市中心,擁有英國最高比例的國際學生,其中英國學生占 38%,歐洲學生占 18%,來自全球 120 多個國家的學生占 44%。該校與牛津大學、劍橋大學、帝國理工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並稱為「G5」超級精英大學,代表英國最高學術水準。
LSE 以社會科學領域的卓越研究與教學聞名,專注於經濟學、政治學、社會學、法律、哲學與公共政策等學科,並在許多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學術成果,享譽國際。學校提供一年制碩士課程、三年制學士課程,以及文憑課程、訪問學者計畫、暑期課程和高階管理及職業培訓課程。
學校地處倫敦心臟地帶,鄰近國會大廈、大英圖書館與倫敦大學議會圖書館,距離英國主要政府機構、法律機構、金融中心與媒體總部僅一英里。這一地理優勢讓學生能夠充分獲取實習與就業機會,將學術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。LSE 設有 18 個學系、26 個研究中心與研究所,涵蓋經濟學、數學與統計、歷史、法律、哲學等多個社會科學領域。
LSE 在經濟學領域成就卓越,至今已培養出 18 位諾貝爾獎得主,其中 12 位獲得經濟學獎,並發展出多項具影響力的經濟理論。學校校友遍布全球,包括多位英國國會議員、上議院議員、26 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,以及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家、商界領袖與金融界菁英。
皇室入讀人員: Queen Margrethe II (丹麥)
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,LSE)在多個領域皆具備世界領先的學術地位,以下為其主要優勢學科:
LSE 在經濟學領域享譽全球,擁有眾多著名經濟學家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。學校提供涵蓋宏觀經濟學、微觀經濟學、計量經濟學、發展經濟學、行為經濟學等方向的課程,培養出許多在學術界、政策機構及金融業界舉足輕重的人物。
LSE 是全球政治學研究的先驅之一,其政治學課程涵蓋政治理論、比較政治學、全球治理、公共政策等領域。學校的政治學院系與各國政府、智庫和國際組織保持密切合作,培養出眾多政界、學界與政策研究領域的精英。
LSE 的國際關係專業是全球最具聲望的學科之一。學校擁有世界級的學者與研究機構,關注外交政策、國際安全、國際法、全球衝突與合作等議題,為學生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與國際視野,畢業生遍布國際組織、政府部門與跨國企業。
憑藉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,LSE 的金融學專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。學校的金融課程涵蓋投資銀行、金融市場、資產管理、風險管理、金融科技等領域,並與業界緊密聯繫,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職業發展機會。
LSE 的社會學專業在國際上名列前茅,學術研究關注社會結構、社會變遷、文化與媒體、社會政策等議題。該學科培養出許多著名學者、社會運動家及政策制定者,對社會發展與變革產生深遠影響。
作為統計與數據分析領域的重要學術機構之一,LSE 的統計學專業在計量經濟學、金融統計、風險分析、機器學習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,畢業生活躍於金融、保險、科技與政府機構。
LSE 在經濟學、政治學、國際關係、金融學、社會學及統計學等領域擁有全球頂尖的學術資源與研究實力,為學生提供卓越的學習環境與廣闊的職業發展機會。
選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(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,LSE)意味著進入一所世界頂級的社會科學學府,享有卓越的學術資源、無與倫比的地理優勢、國際化的學習環境以及廣闊的就業前景。以下是選擇 LSE 的幾大關鍵理由:
LSE 是全球領先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之一,在經濟學、政治學、國際關係、法律、金融、社會學等領域享有極高聲譽。學校擁有世界級的師資與研究資源,歷屆畢業生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、國家元首、國際組織領袖及商業精英。
LSE 坐落於倫敦市中心,毗鄰英國政府機構、金融區(如倫敦金融城、金絲雀碼頭)、法律機構、國際媒體及智庫。這一地理優勢讓學生能夠直接參與行業活動、建立專業人脈,並獲得豐富的實習與職業發展機會。
LSE 是英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之一,學生來自全球 120 多個國家,海外學生比例高達 62%。這種多元文化氛圍讓學生能夠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,培養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,為未來全球化職場奠定基礎。
LSE 的學位在全球範圍內備受認可,畢業生遍布各大政府機構、國際組織(如聯合國、世界銀行、IMF)、頂級投資銀行、管理顧問公司、跨國企業及非政府組織(NGO)。學校的**職業發展中心(LSE Careers)**提供實習計畫、職業諮詢、企業招聘會等,助學生快速進入理想職場。
LSE 擁有全球頂尖的社會科學研究平台與學術資源,並強調學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。例如,學校與政府機構、企業、智庫合作開展政策研究,使學生能夠參與到前沿的社會與經濟議題研究,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無論是追求學術深造、職業發展,還是希望拓展國際視野,LSE 都能為學生提供世界級的學習與成長機會,使其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倫敦經濟政治學院(LSE)提供各類學生支援,具體包括:
倫敦經濟政治學院(LSE)的設施包括:
倫敦經濟政治學院(LSE)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,涵蓋了住宿、夜生活、文化活動、學生會、出行和兼職工作等方面。
倫敦是英國的首都、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,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,與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 並列。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,跨泰晤士河,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。自18世紀以來,倫敦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。
倫敦為英國首都,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和交通中心,全國最大港口,世界十大都市之一。倫敦有2000年的悠久歷史,是歷代王朝建都之所在,名勝古跡眾多。擁有計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館、美術館和著名建築,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,每年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遊客到此觀光。倫敦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生活,眾多的世界著名大學、學院和其它教育機構,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學者來此求學深造。倫敦交通發達、地鐵、火車、地面公共汽車連接成網,旅行十分便利。倫敦還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地的風味食品,地處市中心的中國城聚集著眾多的中國餐館和中國商場,它是中國人活動的中心。泰晤士河是倫敦的生命線,綿延300多公里,兩岸風景秀麗。
倫敦城集中了銀行、保險公司、證券交易所、工業和貿易管理機構。西倫敦是王宮、議會、政府各部門所在地,也是大商店、劇院和高級住宅區,許多報紙的編輯部也設在這裡。倫敦東區是碼頭、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。英國最重要的製造業城市,大倫敦的工業從業人員占英國從業人員的六分之一。以通用機械與電機著稱;還有飛機、精密儀器、汽車、煉油、化學、服裝、造紙、印刷、食品、捲煙等工業。英國最大的海港,年輸送量6,200萬噸,也是西北歐最大的集裝箱港口。港區沿泰晤士河下游延伸約50公里。進口貨物的約80%,由駁船駁至沿岸的碼頭和工廠。世界最大的航空站之一。
內倫敦主要行使行政、金融、貿易和文化職能。倫敦是一個多元化的大都市,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,具有多元的種族、宗教和文化,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。
倫敦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城市,其豐富多彩的景點、文化遺產、購物中心和美食場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學生,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學習和旅遊目的地。
Year | 2025 | 2024 |
---|---|---|
排名 | 1 | 4 |
Year | 2023 | 2022 | 2021 |
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4 | 5 | 4 |
Year | 2020 | 2019 | 2018 | 2017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6 | 9 | 11 | 8 |
Year | 2016 | 2015 | 2014 | 2013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9 | 5 | 3 | 3 |
Year | 2012 | 2011 | 2010 | 2009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3 | 5 | 7 | 4 |
Year | 2008 | 2007 | 2006 | 2005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4 | 4 | 4 | 4 |
Year | 2004 | 2003 | 2002 | 2001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4 | 7 | 5 | 8 |
Year | 2025 | 2024 | 2023 |
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50 | 45 | 56 |
Year | 2022 | 2021 | 2020 | 2019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49 | 49 | 44 | 38 |
Year | 2018 | 2017 | 2016 | 2015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35 | 37 | 35 | 71 |
Year | 2013 | 2012 | 2011 | 2010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68 | 69 | 64 | 80 |
Year | 2025 | 2024 | 2023 |
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50 | 46 | 37 |
Year | 2022 | 2021 | 2020 | 2019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27 | 27 | 27 | 26 |
Year | 2018 | 2017 | 2016 | 2015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25 | 25 | 23 | 34 |
Year | 2014 | 2013 | 2012 | 2011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排名 | 32 | 39 | 47 | 8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