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於1963年,是香港第二所大學,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、1951年及1956年創校的新亞書院、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,現為受到香港特區政府UGC資助並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,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,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。
中大現為香港唯一擁有諾貝爾獎得主任教的大學,包括楊振寧(物理學獎)、詹姆斯·莫理斯(經濟學獎)、羅伯特·蒙代爾(經濟學獎),另有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及沃爾夫數學獎得主講座教授丘成桐(亦為中大校友)及和圖靈獎得主姚期智。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高锟为中大电子系创办人、讲座教授及中大前校长。
中大于多项大学排名位列世界百大,常为香港前三甲,亦被QS评为亚洲第四。其数学的教研在亚洲领衔,现以“中国研究”、“生物医学科学”、“讯息科学”、“经济与金融”、“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”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。
香港中文大学座落于沙田新市镇以北的马料水,面临吐露港。港铁东铁线的大学站即紧接香港中文大学。校园占地共134公顷,包括超过130座楼宇,是香港拥有校园面积最大的大学。此外,医学院除了基本医学大楼设于本部外,主要教学实习皆集中在沙田威尔士亲王医院。
香港中文大学有各类运动设施供教职员及学生使用,包括大学体育中心、夏鼎基运动场、岭南运动场、水上活动中心、书院体育馆、篮球练习场、健身室、壁球室、康乐室、网球场、游泳池、篮球/排球两用场、射箭练习场。大学保健处提供一系列医疗服务,包括门诊、身体检查、专科、护理、配药、化验、物理治疗和牙科服务。中文大学逾半学生可获安排宿位。
香港 (英文:Hong Kong 或 Hongkong), 政治上叫香港特別行政區,簡稱香港特區、港或HK,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。香港位於南中國海沿岸,地處珠江口以東,由香港島、九龍和新界組成。北接廣東省深圳市,南望廣東省珠海市的萬山群島,西迎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廣東省珠海市。是全球知名購物和美食天堂,也是國際上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。
香港管轄總面積2,755.03平方公裏,陸地有1,104.32平方公裏,水域面積1650.64平方公裏,可概括為香港島、九龍半島、新界地區,以及263個離島。眾島嶼中以大嶼山面積最大。
香港的人口約741萬人,其中華人占95%、印尼裔及菲律賓裔各占2%,其余1%為歐美後裔和南亞裔。香港的官方語言是粵語和英語,市花是洋紫荊。和中國大陸不同的是香港的道路通行方向是靠左行駛。
香港的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的教育局統籌及管理,學校可分為三種:官立學校、津貼學校及私立學校。主流教育可分為四大部份:學前教育、6年的小學教育、7年的中學教育(包括3年初中、2年高中及2年預科課程)及專上教育(包括「學士」、「副學士」、「專業文憑」、「高級文憑」等)。
香港位處北半球亞熱帶,背靠歐亞大陸、面向太平洋,形成海洋性亞熱帶季候風氣候,四季分明。每年約3月至5月為春季,氣候溫和潮濕,有霧,能見度低。6月至8月為夏季,氣溫炎熱,潮濕,降雨量高。9月至11月為秋季,大致涼爽,陽光充沛。夏秋兩季亦是臺風季節,常受熱帶氣旋吹襲。12月至翌年2月則是冬季,清涼幹燥,高地偶有霜降,極少下雪。